看似普通的鸿蒙生态控制器,可以让高速公路隧道里“七国八制”的智联智谷机电设备说同一种语言;集互联、安全、时代AI于一体的开鸿三防平板,化身城市“智慧中控”,何助一屏便可“掌控”全城;新一代智能网关服务器,力无有着相当于4台传统设备的鸿蒙生态超级融合能力,轻松实现教室设备的智联智谷智能管控和智慧课堂教学……
当设备学会感知环境、数据开始跨域流动,时代连接将变得无处不在,开鸿过去被认为是何助天马行空的许多构想,今天看来也已经不足为奇。力无而这一切还要归结于,鸿蒙生态这些端侧设备都“长”在了一个共同的智联智谷底座上。
01 底座是时代怎样炼成的
刚刚结束的第三届OpenHarmony技术大会上,OpenHarmony项目群工作委员会主席龚体介绍OpenHarmony生态进展时特别提到了这样一句话,“OpenHarmony正在成为多个关键基础行业的OS底座”。
OpenHarmony是应万物智联而生的全场景智能终端操作系统。2020年-2021年,华为分两次将鸿蒙操作系统核心基础能力捐献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形成OpenHarmony开源项目。时至今日,OpenHarmony已完成多个版本迭代,系统能力不断完善,技术架构持续领先,可全面支持手机、平板、PC等复杂标准带屏设备和应用的开发。
无独有偶。10月22日,华为正式带来了基于OpenHarmony开发的原生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 NEXT),并将开启更大规模公测。作为鸿蒙去掉Linux内核及安卓开放源代码项目(AOSP)等代码的首个大版本,全新HarmonyOS NEXT不再兼容安卓应用,真正实现了从内到外的全栈自研,一个源自中国、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随即宣告诞生。
HarmonyOS NEXT的发布同时释放了一个更为关键的信号,那就是OpenHarmony已经初步具备一个泛终端操作系统所需的底座能力,能够支撑HarmonyOS乃至各行各业商业发行版的开发。
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OpenHarmony的底座能力,是4年时间里8060名贡献者、70多家共建单位、1.1亿多行代码“堆”起来的,也是许多躬身入局的先行企业在一个又一个场景中“验证”出来的。
以高速公路隧道为例。隧道以空间封闭、环境复杂著称,只能通过布设大量机电设备来保障通风、照明、消防、监控等基本运维。然而,随着我国持续推进高速公路数字化转型升级,隧道内机电系统藩篱高筑、设施设备互不兼容、数据烟囱林立等现象愈发突出,已难以适应数字化时代更高效、更精确、更智能的运维管控需要。
就是在这样一个路网监管难度极大、设备协同极其复杂的交通场景中,开鸿智谷依托OpenHarmony的分布式软总线技术特性,基于自研的公路在鸿OS(公路行业专属操作系统)打造了“在鸿控制器”这一新型交通机电控制设备,从操作系统层面实现各类机电设备的互联互通,率先跑通OpenHarmony落地路径,也让OpenHarmony的底座能力得到进一步验证。
图/开鸿智谷助力杭山东开源鸿蒙智慧隧道建设
为一种技术找到适合它的场景并非易事。这背后,既需要有深厚的研发实力,更考验着企业在特定领域业务场景是否具备足够的Know-How能力。开鸿智谷能在“OpenHarmony+交通”赛道上实现抢跑,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母公司拓维信息在交通行业的多年积累。
02 建立生态之必要
历史经验表明,操作系统的成功必须有生态支撑。在中国自主操作系统长达数十年的艰辛跋涉中,无论是行业巨头的折戟,还是先驱者的黯然退场,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操作系统生态这一关键问题。建立一个足够丰富的软硬件生态,也在日后成为国内发展操作系统产业的一条必然路线,其重要性不亚于技术创新本身。
OpenHarmony走的便是这条“生态”之路。作为最早一批加入OpenHarmony生态的共建企业,开鸿智谷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观察样本。透过开鸿智谷,不难理解OpenHarmony为何能够依靠“生态”的力量,从一颗种子长成一棵大树,最终滋养出一个蔚然成林的万物智联世界——因为它的背后还站着更多像开鸿智谷这样的企业乃至开发者,他们来自不同领域、处于产业链不同位置,却同样着眼于“万物智联”的宏阔愿景,一以贯之推进下一代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生态建设。
依托拓维信息丰富的数字化经验和海量行业数据集,开鸿智谷提出了“1+3+N”战略,意欲通过场景创新驱动产业聚合,构筑一个更加紧密的软硬件生态。具体来看,开鸿智谷以1个在鸿操作系统(在鸿OS)为核心,开发了屏类设备、控制器设备、教学设备三类软硬一体的核心设备,聚合“N”个北向软件和南向硬件的生态厂商,共同研发生产基于OpenHarmony的应用软件和智能硬件,赋能千行百业鸿蒙化升级。
目前,开鸿智谷围绕自研的公路在鸿OS、教育在鸿OS等行业专属操作系统,累计推出20多款通过OpenHarmony兼容性测评认证的软硬件产品。其中,基于“在鸿OS 2.0”全新操作系统打造的在鸿平板、在鸿控制器、在鸿实验箱等全系列产品已广泛覆盖城市、交通、考试、教育等行业领域。OpenHarmony的底座能力通过持续的场景化创新延伸到各行各业,便逐渐形成了一个“无处不在”的操作系统生态。
比如,在智慧城市场景,开鸿智谷打造的OpenHarmony+AI城市感知体系解决方案,通过统一标准规范,构筑OpenHarmony数字化终端底座,让不同厂商的各类感知设备能够基于OpenHarmony进行互联互通和数据流转,从而实现跨设备、跨系统、跨业务的协同服务,为更多创新应用和终端设备无缝接入OpenHarmony生态提供了可能。
开鸿智谷最终要做的,不仅仅是操作系统和各类硬件设备的相互融合,而是要用“场景”串起产业链关联环节,形成“飞轮”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和开发者加入。
03 做强“人才”根系
根深方能叶茂,本固才可枝繁。在蓬勃发展的OpenHarmony生态中,技术是厚土,人才是根系,足够深、足够发达的根系,才能更好地支撑“鸿蒙世界”实现长久繁茂。今年以来,基于OpenHarmony的鸿蒙生态无论是在消费终端还是行业终端,都已迈入全面冲刺阶段,带动从底层系统到上层应用各个技术领域人才需求的急剧增加。
因此,除了持之以恒地深耕技术和产品,开鸿智谷围绕人才生态也早早地开启了探索,通过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以专业共建、产业学院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等多种形式,共同培养OpenHarmony人才。
对于开鸿智谷来说,投身于OpenHarmony人才培养,既是一种技术自信,也是一种战略表达。一方面,开鸿智谷是OpenHarmony核心共建单位,深度参与OpenHarmony多个重大版本迭代,累计贡献代码量已超过83.7万行,主仓代码贡献量常居OpenHarmony社区TOP3。另一方面,拓维信息作为国内领先的国产软硬一体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华为“鲲鹏/昇腾AI+开源鸿蒙+大模型”全方位合作伙伴,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全栈式信创产业布局。
丰富的开源操作系统技术经验,叠加拓维信息28年行业Know-how能力和软硬件产业链优势,开鸿智谷在“产学研用”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的驱动下,创新开发了“教师+教程+教材+教具”的全维度OpenHarmony人才培养体系。如今,这套OpenHarmony人才培养体系已融入全国多地高校教育,校企合力浇灌的“人才”根系正深深扎进鸿蒙沃土,绽放出一树繁花。
面向高校,开鸿智谷与全国20多所高校共建OpenHarmony产业学院/实训室,覆盖超30个专业、7000多名学生;面向教师,开鸿智谷联合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累计开展20+场师资培训,赋能3500多名教师提升OpenHarmony教学能力,助力100多所高校打造OpenHarmony专业师资队伍;面向学生,通过OpenHarmony暑期训练营、春耕计划,针对性培养北向应用开发人才和南向设备开发人才,输送超过1000名学生参与开源企业实习实训。
两年前,拓维信息及开鸿智谷发布“在鸿”品牌时,首次提出了“无处不在”这一价值表达,并以此诠释“在鸿”的未来发展愿景。随着混沌散去、曙光浩荡而至,“无处不在”正在从最初的愿景转化为一个个实景,勾勒出万物相融相生、智慧无处不在的美好鸿蒙世界。